煤化文苑——富油公司牛世祥散文:勤劳善良家风传 神木煤化工产业有限公司-正规大小单双平台

正规大小单双平台
文学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正规大小单双平台 >> 文学天地
煤化文苑——富油公司牛世祥散文:勤劳善良家风传
发布时间:2021-09-07     作者:    浏览量:278   

  

家风是一个漫长的言传身教的过程。好的家风需要一代人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我的父母。他们坎坷而又丰富的人生经历留给了子女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一路向前,这就是“坚韧、勤劳、朴实、善良、感恩”。  

父母都是地道的老农民,出生于建国初。那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父母那代人就是在薄衣尚且满是补丁,难以御寒;粗粮却还仓瓮无余,温饱不继的艰苦条件下成长。然而严峻的生活条件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反而变得更加勤劳坚韧,并对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我小时候,家里的农田里还是每年都在种高粱、谷子和玉米等农作物。秋天的时候,是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碌的季节,那时候不像现在,都是机械化,每当犁地的时候,都是用牲畜牛或骡子来犁地。家里有头牛,父亲每天天不亮就会牵着它下地干活,天不黑不回家。用他的话说,田地必须要精心养护,反复耕耘,而不是简单翻耕就能播种产粮。

依稀记得还在农村老家时,老两口每天起早贪黑,劳作不止,那地除的寸草不生,那庄稼长得无人可比。二十来亩地种满五谷杂粮,一年下来收入颇丰。那时的我,在犁地的时候,也就只能在前面牵着牛,父亲在后面抓着犁,一垄一垄的犁。每过一会,父亲就会问我累不累,要不要休息。回家的路上,父亲怕我累,让我坐在排子车上,母亲还给我垫上麻袋子,生怕颠簸不平的路面使我坐着不舒服。

当我再大一点的时候,可以和父亲母亲一块下地干活了,我可以去锄地、浇水。特别是到了每年收成的时候,一眼望不到头的金黄,父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那曾经是我们一家人的希望,也是我年少时的快乐所在,年少的我好像充满了力量,挥舞镰刀时的大汗淋漓过后是无比舒畅,至今怀念。但是父亲却总是把我当小孩子看待,太阳晒了让我去树荫下休息,天气冷了会让我早点回家。

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怕父母身体吃不消,让他们不要再种那么多地了,散了农具,开始颐养天年的生活。父亲一开始不多说什么,到后来生气的说:“怎么种不了,这才多大点地?再给我多些地你看我种完种不完?”父亲,在劳动上还是那么不认输。但是父亲毕竟是老了。每次回去,总是能明显的感觉到辛苦的劳作在父亲的身上留下的痕迹。心中的愧疚与眼中的泪水却不能让父亲看到。

父母的勤劳简朴一直鼓舞着我,在生活中难免会历经磨难遇到挫折,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脑子里总会浮现出父亲在炎炎夏日下光着脊背干活的情景,这时内心总有种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充斥着我,告诉我要坚持。或许别人不觉得什么,可是在我眼中,却是我在成长道路上鼓励我前进的方向。

我的父母一生都在为我们儿女操心劳累,父亲常对我说,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的任务就是种地,既然种了就要种的最好,土地这东西就像杆秤,你付出多少它就回报你多少,不能偷奸耍滑。我们的事情他没有办法帮我们,他只能为我们指点一个方向,路还是我们自己走。

母亲作为一个朴实的农家妇女,虽然没有太多的大道理讲给儿女听,但她始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着自己的儿女,无论在娘家还是嫁到婆家,她从来都是干活积极不唠叨,吃苦受屈不埋怨,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善良,热心的对待家里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积极向上,勤劳善良的品性也在子女身上一代代延续着。(牛世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