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初冬不那么温柔,从来都是直接而又粗鲁,就连空气和景象也都是严肃的。唯有在明晃晃的晨曦下,伴着隔壁电厂冷却塔中冒出的阵阵白气,才着实让人觉得宽松一些。
这时,在不远处有一道瘦长的身影,和往常一样,穿梭在生产厂区的角角落落,认真检查着所有的风机、管道和皮带等。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从未改变,一干就是十年,他便是人称“贺师”的机修班长贺延峰。
本领过硬是公司降本增效的“好员工”
与其说他是机修工,不如说是“孙悟空”,他有“七十二变”,更有“十八般武艺”。什么活儿到他的手里,他总能鼓捣出许多的好办法,最后将问题迎刃而解,让人不得不心生佩服。大到生产一线的机器设备,小到办公区、生活区的螺丝管道,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他。他是员工心中“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活必会”的“男神”。
“唉!贺师,目前正在合作的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又有了新变化,前几天刚换的筛子怕是要作废了,这可怎么办?拆了重做太浪费,可不拆实在没办法啊。”销售部负责人老郭眉头紧锁地说道。“不着急,刚才听你们分析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我觉得这家客户对产品颗粒和含沫量要求都比较严,咱们可以在原有筛底的下层再设计一套比上层筛眼小5cm的挪动筛网,这样既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又不用将之前的筛网作废,而且产品过两次网含沫量肯定比过一次网低的多,这样一劳永逸。”贺师自信满满地答道。
话虽如此,但销售部的老郭还是担心空间有限,操作难度大,要求再想想别的办法,实在不行就把产品价格往下压一压。“不行,这样一来,咱们公司的品牌形象就毁了,绝不能因为咱自身的原因,就随意降价扰乱市场,困难可以克服,交给我吧。”贺师当场表示反对。
撸起袖子,说干就干。贺师心无旁骛、加班加点进行设计、加工、焊接、安装,一头扎进技改当中,一天只休息4个小时。问题越复杂、越难,他的干劲反而越足,狠下心来,去扛硬耗,也要将它尽快“拿下”。果然,不到两天时间,就攻克了这一难题,一架特殊的装料筛网出现在产品区,引得客户及工友们驻足观看。这套装置既美观安全系数又高,成为该公司技术改造备受推崇的典型。十年来,类似这样“接地气”的技改举不胜举,每年可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约8个百分点,这对于我们这种中小型企业来说,无疑是降本增效最有利的途径。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功臣还是以贺师为核心的机修班组,他们连续几年被本单位及上级公司评为优秀班组,贺师本人也多次获得本单位及上级公司“劳动模范”“先进员工”“企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勇于担当对生活绝不妥协的“好男儿”
工作上,他是大家公认的“男神”,生活中,他更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贺师出生在革命老区延安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他没上几年学就辍学赚钱养家。为了能多赚钱,他独自北上来到神木这个“机会”较多的能源城市。
他从工矿企业小小的工人干起,利用休息时间,苦学钻研,旁学当时年轻人都嫌脏怕累的机修工作。几年下来,他硬是把一身本领学到手。随着兰炭行业关小上大政策的落地,他投桃报李,不离不弃跟着培养他的厂长任职于我公司。还记得刚见到他时,别看他人高马大的,说起话来还有点腼腆害羞。
就这样一个大高个曾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差点压垮,在撰稿前笔者还犹豫要不要提及,但他用后嗓子的劲儿说:“早没事了,孩子去了没有病痛的远方,他没走远,一直在我们心里,更何况还有跟他一样的一个姐姐三个弟妹陪着我们夫妻俩呢。”早在7年前,他的大儿子患重病,为了给孩子看病债台高筑,经常都是半夜往返家、医院和公司,三十岁刚出头的他,一瞬间多了一些白发,尽管这样孩子还是永远离开了他。如今他的四个孩子每每提到父亲,眼里都是骄傲。他没有被生活的各种磨难打倒,反而变得更加乐观、努力和勤奋,工活加班加点的干,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为的是家里能盖上新房子,再买一辆车子多回几趟家,陪陪妻子儿女,用他的话说,“一定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一个人的平凡会因不平凡的坚持而变得伟大。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但是他依然是我们所有工友及其家人的安全守护神。他时刻不忘自己的初心和扛在肩上的责任,卯着一股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劲儿,像陕北敦厚绵延的黄土地一样扎根在需要他的地方。
鹅蛋黄的夕阳下,头上的汗在冷冽的寒气中冒出跟隔壁电厂一样的白气,他刚刚完成了新项目的检修任务,这一次检修又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攻坚战”。(杨建华 徐晓林)